帮扶要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帮扶要闻 > 正文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

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年。201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3〕3号),做好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确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八年来,矿大人情系瑶山,凝聚矿大力量,助力都安脱贫。

AE5C9

教育部教育脱贫调研(都安县)座谈会


2020年8月21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到都安县调研教育扶贫工作时,对我校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一、助力都安,矿大在行动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设立定点扶贫工作办公室,明确职责,落实日常扶贫工作。研究制定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科教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的立体扶贫工作思路。


8AA32

校党委书记徐孝民等到都安县开展扶贫调研

9F0B8



校长葛世荣等到都安县开展扶贫调研


每年,由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赴都安调研推进工作,定期召开专题扶贫工作会议,学习扶贫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周密安排扶贫任务,设立定点扶贫专项经费。建立定点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及互访制度,开展实地调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相关领导,深入探讨帮扶工作思路与路径,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围绕都安县实际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助力都安如期脱贫。



二、情牵瑶山,矿大人与都安


挂职干部在都安


2013年首位挂职干部赴都安县挂职以来,学校先后选派7人次共5名教职工到都安县委、县政府挂职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学校与都安县扶贫工作的联络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校地资源,协助都安落实好中央扶贫政策,在扶贫一线彰显矿大人精神品格。

E5389

校党委副书记王忠强等到都安县开展扶贫调研


扶贫干部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开展各类捐赠活动,累计为乡村幼儿园、中小学捐赠物资百余万元,募集10名患病儿童手术费用。帮助村民修建水窖、道路等基础设施,与爱心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捐赠点,协调接洽投资旅游事宜。


专家学者在都安


学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成立专家教授团,多次深入都安县调研,与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商讨脱贫致富措施,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为都安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BB329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入都安县调研


支教团在都安


2013年10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立。2014年8月抵达广西都安县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支教工作。到目前,学校先后选派7届研究生支教团共42人到都安职业教育中心开展支教工作,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缓解了该中心师资紧张问题,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E73E5

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都安


学校始终是支教团的坚强后盾。多年来,校领导每次到都安调研时都看望支教团成员,勉励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工作,展现学校优秀研究生风采,为都安脱贫贡献力量。



三、多措并举,助力都安脱贫攻坚


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学校充分发挥科教优势,调动校内外资源,凝聚师生力量,面向都安县,扎实开展教育、党建、文化、科技、产业、消费等多个扶贫项目。八年来,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真抓实干,助力都安脱贫攻坚。



61149


校党委书记徐孝民等在都安调研


学校八年累计向都安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及教职工捐款2000余万元,修建5条通屯屯级路,为20余户贫困村民改善居住条件,援建龙湾乡中心羊场、群乐村养牛场、琴棋村养牛场、琴棋村养鸡场等多个产业项目,受益农户达600余户,直接带动贫困户年增收超40万元。支持举办的产业发展指导员、动物防疫、牛羊养殖、毛葡萄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千余人。引资援建大兴镇国隆小学和下坳镇高王小学宿舍楼,受益家庭超1000户。


教育扶贫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扶贫。2019年、2020年,校党委发动社会资源为都安县引进帮扶资金400万元,援建了2栋小学宿舍楼,受益学生近500人,有效解决了都安县部分村镇集中办学、居住安全等问题。

D5689

校党委书记徐孝民、副校长赵峰华等考察

我校引资援建的大兴镇国隆小学


2013年,学校向教育部请示新增普通本科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并得到教育部批复。2014年,新增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学生专项自主选拔招生计划,共招收都安籍学生23人。


2018年4月,我校在都安高中挂牌“优质生源基地”。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为都安累计培训教师近3000人。



2014年起,根据校党委统一安排,学校多次组织教职工向都安捐款,教职工累计捐款4845人次,捐款合计178万元。我校挂职干部积极联系社会爱心资助等项目物资折款百余万元,并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帮扶单位,已落实项目投资达200余万元。


党建促扶贫


我校先后选派到都安县琴棋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孙铭晗、谢均岩、栾利建,秉承党建促扶贫工作理念,凝心聚力抓党建,积极进取促脱贫。


党支部委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引导贫困户参与本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参加技能培训;指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帮助贫困户实现“八有一超”,完成脱贫“双认定”。

A4784


我校为都安县开办干部培训班


在党支部的指导下,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全村种植核桃1600多亩,党支部定期邀请县核桃办、乡农站等技术人员来村指导管护工作。在帮扶单位的援助下,琴棋村修建了最多可养殖72头牛的养牛场、最多可养殖200只羊的养羊场。采取“党支部主抓+合作社运营+产业带头人管理+贫困户参与”的模式,种植村级百亩“粮改饲”示范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每年5万元以上,每年带动100余贫困户增收。



消费扶贫


2019年1月,学校与都安县签订采购特色农产品“瑶山牛”优质牛肉协议,逐年分次采购和代销都安县优质牛肉300吨,价值2000余万元。学校动员广大教职工“以购代捐”,加强餐饮采购,拓宽销售渠道,为北京金穗汇源餐饮公司等提供稳定的牛肉供应。

BBAEC

校长葛世荣、副校长王家臣等开展扶贫调研


学校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在校内集中认购都安县农副产品的基础上还助推都安县农产品在e帮扶平台和中国农业银行手机APP扶贫专区上线,拓宽销售渠道。截止2020年5月,全校实现直采和帮销共计470多万元。


学校与都安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村委+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学习种植旱藕、加工旱藕粉丝技能和知识,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文化扶贫


为都安县“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莫振高校长事迹报告团进京宣讲提供全力支持,邀请《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和广西电视台等媒体跟进报道,将莫振高“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终身奉献”的精神推向全国。活动为莫振高入选“感动中国”人物提供了舆论支持。

2156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都安县


“传承民族文化”为选题,撰写《民族文化传承开发亟待推进》,刊登在2016年1月的《人民日报》上。同时,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作用。


科技扶贫


“科教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是学校的立体扶贫工作思路,科技扶贫会加快我校与都安县产学研合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先后派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当地环保、旅游、教育等规划的研究与论证,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建议。


2013年10月,学校组织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地质和机电专家赴都安县,帮助都安县环保局解决了新建工厂环评报告书中处理固体废弃物方面的难题;地质专家为都安县旅游局申请建立“中国都安地苏地下河地质公园”进行评估。


6B301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赴都安县

考察碳酸钙产业规划等项目


2016年1月,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师16人深入都安县,从助力都安县域发展出发,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状况进行详细调研


2018年,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利用专业仪器设备绘制地形地貌数字影像图与可量测的实景三维模型供产业发展参考。


2019年,我校支持都安县举办的产业发展指导员、动物防疫、牛羊养殖、毛葡萄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培训班已举办13期,培训技术人员1600余人。


产业扶贫



2018年以来,学校组织专家考察种牛繁育养殖场、肉牛育肥场、牧草种植基地、青贮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千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和屠宰深加工厂等产业发展情况并积极献言献策,助推都安县精准实施“贷牛还牛”扶贫产业项目,助力打造瑶山牛知名品牌。

FD8C5

2018年4月,我校出资捐购的首批养牛场草料进场


2018年,挂职干部结合都安产业扶贫的主打品牌“贷牛还牛”项目,配合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两个养牛场,并在县级层面协调牛场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


2019年,共投入资金53.1万元建设羊场,一期规模可容纳2000只羊。在琴棋村建设养牛场的基础上,投入10万元,援建琴棋村跑山鸡养殖示范基地。


基础设施扶贫


2014年以来,学校共捐资修通或硬化大兴乡国隆村拉温屯、琴棋村内纳屯、加美屯、加坡屯、建江屯5条屯级路,其中,2017年建设完成加美屯、加坡屯、建江屯3条道路,解决了大山里农户的出行困难问题。通往拉温新村的通屯硬化路更是被很多当地老百姓称为“矿大路”。


琴棋村“十三五”计划搬迁47户168人。学校助力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户45人,占总搬迁的26.7%。同时,挂职干部积极动员2020年预脱贫户、五保户、非贫困户等积极进行危房改造,实现全村农户达到住房安全保障的标准。在当地政府补贴的基础上,为17户家里未安装门窗的贫困户每户补贴1000-2000元,帮助贫困人口数65人。


健康扶贫


我校校医院于2018、2019年9人次赴都安,开展上门义诊及科普讲座,针对性地准备药物和部分医疗仪器的捐赠等,将健康送到村民家里,累计为7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服务,上门为16户困难家庭送诊,送出价值近22000元药品。

A93C2

校长葛世荣等与我校医务人员在琴棋村


每年,挂职干部联系武警广西总队医院都到琴棋村为村民开展义诊活动。每次有10多个科室20多名专家为村民诊治身体,提供B超、心电图等健康检查,针对村民高发的痛风、高血压、心脏病、儿童感冒等病症捐赠药物。


四、凝心聚力,脱贫攻坚不放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在脱贫攻坚上不放松,加大对定点扶贫单位广西都安县的支持力度。


疫情期间,学校保持扶贫干部队伍稳定,确保扶贫干部第一时间返岗工作,并向都安县捐赠20万元疫情防控资金,用于支持都安县购买防控物资及复工复产。

B892B

校党委徐孝民,副校长王家臣、刘波等在琴棋村


学校各级党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抗疫活动,机电学院2019级硕士9班党支部自发向都安县医院捐款,扶贫干部第一时间从国外自费购买口罩200余只用于防疫工作;学校大批量采购都安县牛肉、跑山鸡等农副产品,为疫情期间都安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有效渠道,据悉每只土鸡的销售就可为农户直接增收20元。


截至10月15日,学校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改善都安县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完成率100%,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完成率100%;培训基层干部350人,完成率175%;培训技术人员2196人,完成率1098%;直接购买扶贫产品236万元,完成率118%;帮助销售扶贫产品242万元,完成率121%。


学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八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的领导指导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凝聚多方力量,搭建帮扶平台,不断将扶贫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学校扶贫干部的优秀成绩获得当地部门高度认可,先后荣获“2014-2015年度河池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先进后盾单位”、“2016-2017年度河池市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度河池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我校团委被授予“2019年度河池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A1F9F


我校派驻琴棋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栾利建同志被授予“2019年度河池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学校挂职干部谢均岩同志荣获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在师生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精准扶贫的琴棋村于2019年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并于2020年被授予河池市2019年度市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称号。


2020年及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工作总体部署,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帮助都安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迈向乡村振兴。




来  源/党委宣传部、档案馆

本期编辑/刘   丹

责任编辑/刘澍涛